華語專輯

銀河網路電台 > 專輯介紹 > Mary See the Future『Yes, I Am』專輯介紹

Since2011

往明星博物館

來訪次數:001記載年份:2011~2014專輯紀錄:002

新聞檔案:001照片蒐藏:007資料總量:005

icd

音樂博物館

網路電台


  • 演唱歌手:Mary See the Future
  • 專輯名稱:Yes, I Am
  • 唱片公司:映象唱片
  • 發行時間:2011/10

以吉他編曲為主,豐富旋律性加上不斷嘗試中文創作的歌詞,傳達出對周遭一切的觀察與細膩情感,可以說是樂團在這四年來成長過程的最佳代表!

Disc 1

  • 01 Yes I Do 詞:Josh 曲:Josh
  • 02 Crappy 詞:Josh 曲:Josh
  • 03 You Suck 詞:Josh 曲:Josh
  • 04 Song 4 詞:Josh 曲:Josh
  • 05 音樂祭 詞:Josh & Fish 曲:Josh
  • 06 多雨的城市 詞:Josh & Fish 曲:Josh
  • 07 Lucid Dream 詞:Fish 曲:Josh
  • 08 The Same, The Shame 詞:Josh 曲:Josh
  • 09 Come Again 詞:Josh 曲:Josh
  • 10 By Your Side 詞:Fish 曲:Josh
  • 11 Yes, You Are 詞:Josh & Fish 曲:Josh

專輯介紹


成軍四年,躁鬱搖滾代表
Mary See the Future先知瑪莉 首張創作專輯『Yes, I Am』
2011.10.5 大器問世

首波主打「多雨的城市」
種種碎片堆砌成了你的一切,不論是養分還是惡念,你該面對的就是這樣的自己。

如果創作音樂只是一種抒發,那宣洩之後,還有什麼能留下?於是他們擦肩身旁的人,穿越高牆與大樓。最後他們發現,這些緊密而不可分離的一切,必將連結所有的情感,它是出發,也是最終的依歸。Mary See the Future 用音樂說的是鬱悶、是愁苦,卻是從這一切灰暗之中試圖攫取那白色的波長;如果沒有這原色的白,我們不會有感謝、思念、開心、幸福等種種喜悅,更不會有值得付出一切的重視。Mary See the Future 的音樂如此唱著,述說著你和我和所有身邊的人。白色的光芒一直都在,我們都應該試著去看見。

『Yes, I Am』這張專輯以豐富的吉他編曲為主,堆疊了破音貝斯的語彙,而鼓手更發揮出兼具爆發力與沉穩節奏的實力。三人編制的Mary See the Future,在這十一首歌曲之中透露出種種複雜的情緒,並結合了華麗的古典元素編曲。主唱Josh近似中性的歌聲與假音,狂躁嘶吼起來充滿了不同的風味,低聲呢喃抑或深情陰柔的表現更可說是相較於過去的突破表現。豐富的旋律性加上不斷嘗試中文創作的歌詞,傳達出對周遭一切的觀察與細膩情感,整張專輯可以說是樂團在這四年來成長過程的最佳代表。

推薦曲目:Lucid Dream
關於『Yes, I Am』這張專輯,我想說的其實是……貝斯手 Fish

前不久我想起了一位朋友,嚴格說起來我並沒有跟她見過面,但是她告訴我們的事,我想我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。去年四月,我們發行了單曲「Cheer」, 並在河岸留言舉行了單曲首唱會。

之後沒多久,我們團發生了一些狗屁倒灶的事情,就在大家灰心到一個谷底的時候,我看到了這位朋友的留言。她說,單曲首唱那天她無法參與,雖然票早就買好了。當天,她沒辦法來,只好在演出進行的時候打了電話給她一位有來的朋友,透過她朋友的手機,她靜靜地聽完了一首她最喜歡的歌。

在電話那頭的她穿著喪服,緩緩地送她父親最後也最溫柔的一程。

我後來一直很感謝她告訴我們這件事,那時候的我們,因為這件事而振作了起來。
我們跟你們沒有任何分別,我們也需要鼓勵,需要支持。

這件事也讓我把Lucid Dream的歌詞完成了。

前年的12月,我接到一通電話,趕回南部的高鐵上,我寫下了支離破碎的句子,伴隨著一些眼淚。而後在Josh的幫忙下慢慢完成了這首歌的副歌歌詞。

很多時候我們寫下來的東西都是自己。

可是,卻有這麼多的你們從這些音樂中得到了什麼。
這些互相依存的力量,足以讓我們一直走下去。
其實你們謝謝我們的音樂,而我才要謝謝所有朋友的支持。

我們的專輯終於要出來了。
請原諒突然想起這些事情而變得感性的我。
也請原諒有時候喝太多酒站在台上隨時有一種“一個踉蹌跌下去”的感覺的我。
然後,我們會繼續加油。
謝謝你們。

推薦曲目:By Your Side
『Yes, I Am』,失去之後的開始……鼓手 Eric

回想大學畢業那年,Mary See the Future才剛開始,
那也是我最陷入低潮的一個暗澀時期。

有天晚上,團員在家裡討論未來的樂團計畫,
當時的我因期待著而充滿能量;
可是並沒有高興得太久,
因為同時間裡,我也正在失去一個人。

長年累積的無知,讓我失去了一個重要的人,
頓時間讓自己生活在地獄裡面……
而這段時間持續的不是幾天、幾個月,而是幾年。

這樣的情況下,Fish和Josh突然對我說,他們寫了一首歌給我,
希望我能重新振作,繼續和他們走下去;
那個時候第一次看到歌詞,眼眶就紅了、眼淚就掉了……
因為我知道自己的狀況有多麼糟糕、多麼頹敗。

他是這麼寫的:
If you need me, you're not fighting all alone.
I'll be all always by your side.

這首歌給了我極大的力量,讓我想從那個自溺的悲傷中走出來。
更讓我覺得以後不管怎麼樣,我都會用盡最大的力氣扶持著彼此,
我認為因為這首歌讓先知瑪莉更堅強了。

後來在2009年底,當時的我們正在參加一個比賽,
在那幾天前Fish的父親剛過世;
我和Josh決定臨時更改歌單,心裡認定一定要唱這首歌,
我們都希望那時候可以給他最溫暖的支持。

那一天,是我們在台上表演最有能量的一次。

這首歌讓我們在失去之後,
重新站起來面對生活的一切,
讓我們更堅定地朝著目標前進。

如果你也曾經、現在或者未來遭遇到任何挫折與痛楚,
我希望這首歌也與你們站在一起,就跟我們一樣。

Remember the song that inspires your soul.
And now, believe the way you walk.

英國BBC唯一受訪台灣樂團
街聲網站見證大團【2010 年度十大新團】入選,《Beyond 黃貫中》、《Placebo》台北演唱會開場樂團,亦受邀至《英國利物浦音樂節》《簡單生活節》《廈門海峽搖滾音樂節》《沖繩國際亞洲音樂節》特別演出,今年秋天即將推出首張專輯「Yes,I Am」。

★成員
-Josh (Josh Ba) Vocalist/Guitarist
-Fish (Fish Liu) Bassist
-Eric (Eric Fang) Drumer

★簡介
Mary See the Future於2007年初組成,以台北為中心活動,同年五月發行第一張單曲【What Should I Goes to Be】。2010年四月發行第二張單曲【Cheer】。曲風深受英式搖滾影響,融合古典樂的聲響結構,音樂在暴躁狂熱與陰鬱優雅的兩種面相中反差著。

關於團名的來由似乎是必考題,事實上就像Josh所說,Mary是英語系社會中常見的名字,代表著樂團裡這三位平凡到不行的我們。只不過,我們透過了某種方式找到了往未來前進的力量,這個方式或許就是創作與摸索。

音樂試聽:http://www.youtube.com/user/maryseethefuture

《2010年簡單生活節》採訪
在2010年被StreetVoice選為「The Next Big Thing」(見證大團誕生)十大新團之一,也發行了第二張單曲【Cheer】的Mary See the Future,12月5日在音樂自在舞台首次登場!

對於從沒有參加過簡單生活節的他們,採訪中對生活的貼近與情感撫摸著墨甚多,遠遠超過他們音樂裡頭企圖凝造的搖滾距離。或者是,我以為一個樂團該有的距離。

★生活信念:擇其所愛,愛其所擇
我們對於「做喜歡的事,讓喜歡的事有價值」的體驗,建立在情感的轉移之上,擇其所愛,愛其所擇。世界上許多的音樂人,在音樂被製造的過程中得到滿足,再透過作品的產出讓聽者找到認同,觸發感能轉化成自己聽音樂最當下的反應,那是最珍貴難得的狀態。可以因為做某些事得到快樂,而這些事又能帶給更多人不同的意義。可說是運氣,也可說是緣份。

有一天主唱Josh突然對我們說:「以前花了大半的時間在彈吉他,真是浪費時間。」我們問他:「那你現在覺得值得嗎?」「當然啊!」Josh毫不考慮地點點頭回應。那時候,我們都感受到吉他所帶給他的富裕,因為喜歡而有所價值。

對Mary See the Future而言,心中最美麗的生活方式,無非是與所愛的人一起經歷人生。倘若還能有時間、力氣專注地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,那會是更棒更完美的方式了!雖然現階段對我們有些太奢求,但對於那些依舊牽絆著的生活瑣事,我們卻很願意用遊玩的態度去面對,甚至是對自己未來意志的期許,期待用摸索、探求去完成追隨想觸及的境界。當然,那兒最好能有一些酒與音樂…。

★生活是一段極其珍貴而美麗的歷程
在這片土地上最美好的,其實我們想推薦的是過去與現在努力生活的人兒。在文化應該被尊重保存的當今社會價值裡,貝斯手Fish發現自己從未跟父親與爺爺聊過他們過往的生活,然對每個人來說,父母乃至長輩們的生活都是一段極其珍貴而美麗的歷程,那應是值得去分享探尋且體會的。

鼓手Eric說:「如果在生活能感受到些微力量,都是因為媽媽賦予他一顆善良的心。」以心境為上,確實能讓環境美好也能使人純真。「不過每個人都該去把握,不是建構在功利取向的人際關係。」這是亟需歸屬感的Josh,身為多年異鄉人對美好生活的認同與見解。

採訪後,想起曾經有人說他們神似英國的Muse,我倒覺得Mary See the Future正在做自己,用他們一貫的搖滾態度。而且搖滾樂如果可以輕易地被複製,我輩也許就不會嘆息約翰藍儂的早逝吧。

《2011年英國利物浦音樂祭》專訪
★1.初訪外地,有什麼感想?
很興奮!第一天從利物浦的約翰藍儂機場(Liverpool John Lennon airport)入境的時候,就已經開始享受這片土地散發出來的味道;英國是我們非常嚮往的音樂國度,有太多的經典專輯與音樂雜誌就在這裡製造輸出,長久以來所有的美好想像與憧憬都在那一刻得到釋放,特別是當你真正可以親自踏上這塊土地,這種感覺真的非常的好。

★2.在英國百家爭鳴的音樂環境,看見什麼不一樣事情?
在英國,音樂是自由的。整個利物浦都是展演空間,書報架上還能看見樂器的書籍與獨立音樂雜誌,這是在台灣很難想像的。如果你今天坐上計程車,只要說出Bar的名稱就能輕易抵達,這好像已經是一個深植在英國人生活的系統。在這裡也很難聽不見音樂,路邊的街頭藝人用簡單的樂器吟唱和聲,讓行走的路人願意停下腳步直到聽完你的音樂才離開;教堂裡傳出管風琴與合唱團的讚頌音樂,雖然我們不是教徒也能感受到宗教氛圍帶來的安穩平靜,就一直坐在椅子上捨不得離開,這樣的事情基本上在台灣很少遇到。

不過還是有些不完美的地方,譬如說走在路上,人家看我們是一頭黑頭髮又是少數亞洲臉孔,沒有高大的身材更沒有特別的光環,其實蠻容易受到他們歧視的。所以一開始總覺得我們並不這麼討喜,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舞台上賣力演出,讓這些外國人對我們刮目相看,後來也的確證明我們做得到!

★3.你們認為英國的在地文化,對音樂有影響嗎?影響是什麼?
就我們的認知,英國中下階層的生活應該脫不了工作、啤酒、足球,再來就是音樂。相較於台灣人,或許他們對(樂團)音樂的需求來得多很多。有一天晚上經過一家嵌著落地玻璃窗的小店,很像自助洗衣店那種,其實裡面就是一個表演場地;創作者想表演就會找到地方演出,就是那一種「管你那麼多」的感覺...我們覺得這整個環境讓英國的音樂創作呈現一種較為自由的開闊感。從店家的營業時間你也可以發現,英國人根本沒有像台灣普遍花這麼多時間在謀生的工作上,他們有很多的時間去經營自己的精神生活,或許這也是當地音樂需求大的原因之一?

除了這些,利物浦樂迷對音樂的接受度也非常廣,表演之外的時間我們都會到處去繞繞,看到不同風格的樂團演出時觀眾超乎熱烈的反應,就是會讓你很融入現場演出的那種氣氛。可是大部分這些音樂在台灣可能都被歸類在”另類”,反觀台灣所謂的流行音樂在那裡不知道能否被接受?(眾人笑)

★4.《利物浦音樂節》受邀的台灣三團,唯獨只有你們接受BBC專訪?談談過程吧。
哈哈哈,現在想起來運氣真是太好了。我們那時候在一家餐廳吃東西,老闆娘操著濃厚的英國腔問:「你們是來利物浦觀光的嗎?」鼓手Eric馬上回答說是來英國表演的,順手送了一張《Cheer》單曲給她當作紀念,結果這位老闆娘居然馬上就在店裡頭播出來了!就在這個過程中,陸陸續續就有幾桌客人過來與我們交朋友,還形容《Cheer》是「Lovely music」,剛好就這麼巧有一位BBC的節目企劃也在這家店,聽見音樂之後馬上跑來問有沒有機會到他們的節目接受訪問,這真的是一件非常奇特的經驗。

訪問過程的話當然會緊張!畢竟用的不是自己熟悉的語言,能表達的也受限在我們貧乏的英文詞彙裡面...現在重新回去聽,才發現原來說了這麼多的蠢話!但其實也是個新鮮的經驗,也許下一次有其他外國媒體採訪的時候.....。

《Cheer》Mini Album
http://youtu.be/PipLSg5SyG0

★5.從英國回來,有什麼想法想跟台灣的樂團分享?
在英國那幾天都是面對自己比較多,那是一種與過去和未來的自己對話,所以下面的話只想對我們自己說。

無論如何,我們都是要經營自己。如果今天沒有任何空間上的限制,而假如你做出來的音樂又是屬於不容易討好群眾的,倘若一直苦於思考哪天才能去音樂市場比較健全的環境發展,還能期待會有好的結果,真的是要很努力、很努力地經營自己,那是一種精神層面的問題。我們應該慶幸的是,台灣是一個外來文化包容性很高的土地,或許消化後產下的微妙產物,會使我們更具有邁向國際舞台的條件與潛力。

面對音樂,我們相信每種創作出來的音樂都會有自己的特質存在,那絕對是足夠跨越族群的層次。這趟英倫行使我們有了更高的期許與目標,必須要把音樂給更多人聽見!那就是我們看見的未來,希望你也能在我們的音樂裡聽得到。